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和香港科技大学智能识别联合实验室的揭幕仪式于2009年4月9日在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学术报告厅举行。基于双方长期以来在模式识别、人工智能、无线传感网络和射频识别(RFID)等方面一系列的深入合作基础,联合实验室于2008年9月3日获中国科学院批准,成为中国科学院与香港地区13个联合实验室之一。
联合实验室合作协议由自动化研究所何林书记和香港科技大学袁铭辉副校长代表双方共同签署,中国科学院谭铁牛副秘书长、港澳台办公室张兴根主任以及联合实验室管理委员会成员共同见证了联合实验室的正式成立。随后,香港科技大学副校长袁铭辉与中科院自动化所党委书记兼副所长何林还对联合实验室的成立背景进行了介绍,指出自动化所与香港科技大学之间的合作,已由个别研究人员之间的“点合作”发展为研究团队之间的“面合作”,联合实验室的建立将是推动双方长远发展、更好合作的开端。对于发展前景的展望,双方一致同意,联合实验室通过对智能识别技术的前沿领域进行合作研究,研究智能识别算法获得物体的行为、关联和认证信息,并利用普适计算技术对海量感知数据进行分析,共同推动智能识别技术领域的发展。随后,中科院副秘书长谭铁牛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他表示,中科院历来十分重视与香港的合作,中科院为香港的繁荣作贡献、与香港相关大学和研究所合作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谭铁牛秘书长鼓励双方共同努力,把智能识别联合实验室做实、做亮、做出水平。
4月9日至10日,联合实验室双方还举办了首届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香港科技大学智能识别学术研讨会,共有16名来自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语音与语言处理、无线传感网络、RFID等领域的研究团队负责人被邀请作学术报告、交流研究进展并商谈下一步合作计划。今后,学术研讨会还将每年举行一次,轮流在北京和香港召开。
智能识别联合实验室介绍
中科院自动化所—香港科技大学智能识别联合实验室合作双方在模式识别、无线传感器网络、RFID等领域均拥有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研究团队。自2004年起,为了推动双方的研究合作和学术交流,推动长期互利的合作,双方就在这些领域就开展了一系列的合作。
在基础研究方面,权龙教授受邀担任中国科学院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第四届学术委员会成员;谭铁牛研究员和权龙教授在2001年至2004年期间获得中国科学院海外杰出学者基金的支持,在“三维场景建模与运动理解”方向开展联合研究;双方还于2005年获得自然科学基金/香港研究资助局的联合科研基金资助,完成“人脸识别中的机器学习和信息融合方法研究”课题。
在高技术研究与发展方面,双方的合作自2004年底开始,主要集中在无线通讯领域。在无线传感网络和RFID领域,相关研究人员进行过多次交流,并探讨合作意向。2006年10月,中科院自动化所与香港科技大学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在此基础上,香港科技大学于2006年底获得到香港政府支持(ITC&LSCM),承担课题“RFID Benchmarking Test Methodology ”(RFID基准测试方法学,ITP/022/07LP);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也于2006年11月获批科技部863计划支持,承担课题“射频识别基础测试技术研究及测试系统的开发”(2006AA04A103)。此外,双方还是Global RF Labs Alliance(GRFLA,www.grfla.org,国际上主要RFID联盟之一)的创始人。2008年,双方分别在香港和北京联合举办第一届和第二届中国RFID基准测试论坛,论坛联合了内地与香港十余家重要的RFID研究机构和组织组成基准测试联盟,谋求使用统一的测试方法、设备和规范对本地区的RFID产品进行科学的、可重复的验测和评价。
智能识别联合实验室成立后,将重点在理论上和技术上解决图像和视频分割处理、统计和结构模式识别的特征提取、针对特征和分类器的统计学习、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高效信息采集和传输、通过传感器或标签精确测量和勘测环境因素的影响和相互关系、基准测试异构化的射频识别设备,以及科学分类与评价RFID技术的性能和一致性等关键问题。联合实验室的成立将带来开展创新性、高水平科研所需要的优势和专长,双方在模式识别、无线传感器网络和RFID等领域的研究基础还将推动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智能识别技术的发展。
前期合作取得成功的经验总结
联合实验室之所以能够顺利通过严格评估成为中国科学院和香港地区13个联合单元之一,与前期采取的行之有效的人才交流模式是分不开的,这样的人才交流模式可以总结为两句话,一是重视团队之间的“面合作”,二是增加团队第二梯队的交流机会。
人是合作发展的深度和可持续性的决定性因素。通过两个团队核心人物之间“点对点”的沟通建立合作是最常见的科研合作模式。应该认识到的是,这种合作模式的沟通通道过窄,两点之间任何一方的投入减少都会使得整体合作质量打折扣。进一步发展形成的双方在某一研究领域形成“线合作”甚至在某几个研究领域之间形成“面合作”扩充了沟通通道的容量和数量,减少了形成通道瓶颈的机会,更有利于技术知识的共享和创新成果的产生。智能识别联合实验室最初也是由“点合作”发展而来,但是合作双方有意识地筹划更大范围的参与,不断邀请新的研究团队加入,很快形成了跨模式识别、无线传感器网络、RFID等研究领域的复合型研究团队,并构架出以新的研究方向——智能识别技术为目标的长期发展路线,发展的空间和生命力较初级的“点合作”都更强一些。
不可否认,合作双方的核心研究人员是产生创新成果的思想中枢,但是经常会被忽视的是,团队的第二梯队,如年轻科研骨干和有潜质的研究生,才是产生创新成果的具体执行者。同样的资源假如能够支持一个高级研究人员的互访,那么可能就能够支持两个甚至更多的中级或初级研究人员的互访。为第二梯队提供足够的交流机会,不仅有利于培养优秀的青年研究人员和研究生,也使合作双方的具体计划可以落到实处,有效拉近地理空间所带来的交流鸿沟。智能识别联合实验室一向强调为培养优秀的研究人才和研究生提供机会,每年都能为数名青年研究人员和研究生安排短期或中长期互访,面对面交流研究进展和下一步研究计划,并充分利用对方的优势带来更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研究成果。例如2005年至2008年之间,双方就有超过20名中级和初级研究人员通过合作渠道前往对方访问,不仅有短期的技术交流,也有三个月至一年的中长期交换计划,有些研究方向甚至双方全体科研骨干都参与过交流,建立起友好融洽的合作氛围,即使访问结束仍能够通过其它途径继续保持良好的交流。
以上两点经验在智能识别联合实验室的实践中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不仅通过开展“面合作”研究扩大了研究成果的国际影响力,也为培养优秀的研究人才和研究生提供机会。今天,联合实验室的正式成立将使双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深化,实验室必将成为中国内地研究机构与香港大学间的合作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