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English
网站首页     实验室概况     研究队伍     组织机构     学术交流     科研成果     人才培养     开放课题     创新文化     资源共享     联系我们
    新闻动态

人脸识别电子票证系统成功应用于奥运会开幕式

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数万观众在100多个观众通道经过自动化所人脸识别系统的快速身份验证,有序入场。经过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识别与安全技术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和研究人员坚持不懈的努力,创新科技打造平安奥运的梦想终于实现,中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人脸识别系统成功地在奥运会开幕式上经受了最严格的检验,同时也开创了人脸识别技术在奥运会上应用的先河。
2008北京奥运会是中国和全世界人民的盛事,是奥运史上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全人类盛会。近年来国际安全形势的不断恶化,针对性的恐怖活动也越来越多,这对2008北京奥运会的安保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高效、快速、准确的进行人员身份识别,及早发现可疑人员,并采取预警安全措施,是打击恐怖活动的有效手段。
在“科技奥运”和“平安奥运”理念的指导下,中科院自动化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识别与安全技术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和研究人员,开创性地将自主知识产权、国际先进的人脸识别技术应用于北京2008奥运会。由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生物识别与安全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李子青带领的研究团队,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工作,完成了该人脸识别信息比对系统的研究、开发、设计、和实施。此外,在自动化所的主持下,北京数字奥森、航天长峰集团和北京市公安局等单位也参与了该项目的研制。
该项目是奥运史上首次将人脸识别高科技技术,作为人员身份识别的智能化手段引入奥运安保。该人脸识别信息比对系统,实现开闭幕式上对门票持有者进行实名制查验和人员身份识别,为奥运安保大系统提供决策支持依据,并提供重要的入场人员数据信息。
北京奥运奥委会对开闭幕式入场券进行实名制管理,要求入场券持有者提交个人信息和身份照片,并利用人脸识别进行门票实名制身份验证,目的在于消除潜在的安防漏洞,提高奥运安全防范和科技反恐水平。同时,人类自身通过人脸来鉴别人。人脸识别是最为自然的、可视化、极具潜力的一种生物特征身份识别方式,符合人类自身的使用习惯,能被使用者广泛接受。
经过长期研究探索,生物识别与安全技术研究中心的科技人员,研发了高性能的人脸识别技术,并将其与RFID射频卡技术进行有机结合,为北京奥运定制了自动化所人脸识别快速身份验证系统,作为北京奥运开闭幕式的第一道防线,对所有持票者进行实名制人脸身份验证。
该系统事先对入场券持有者提交的人脸身份照片进行扫描,提取人脸特征,并录入信息数据库。在进入现场时,利用视频摄像头对入场券持有者进行人脸图像采集,并与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对比,从而实现人脸身份识别。对真实票证持有者放行,对冒用者转交相关部门处理。该系统能适应不同环境光照变化,包括傍晚的阳光直射,和不同身高的使用者。

友情链接
 
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 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 事业单位  京ICP备14019135号-3
NLPR, INSTITUTE OF AUTOMATIO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